你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上寄宿学校吗?聊聊寄宿学校的利与弊?
是否让孩子去上寄宿学校,我认为要分不同年龄段来回答。
孩子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,尽量不要送孩子去寄宿。
我有一个朋友她就非常后悔。她女儿在小学的时候,就被送到一所公立小学寄宿了。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她和她老公工作非常忙,家里没有老人可以帮忙接孩子,另一方面是,她家附近没有比较好的小学,而上了这所寄宿学校,就可以同时获得这个学区的学籍,而这个区是重点学区。综合考虑到这些,她***心地送孩子寄宿了。以她的孩子为例,总结下来寄宿学校有这几个弊端:
小学阶段,下午3点半放学后,孩子参加学校的兴趣班,晚饭后孩子们就回到教室,由晚班老师带领大家继续写作业或者读课文,所有行动都严格做到统一和安全。往往是课堂上学的课文,在晚上反复地读,或者就是写字帖,晚上8点统一回宿舍,9点钟熄灯睡觉,孩子们之间也很少交流,必须严格遵守纪律,非常单调。
第二,生活设施缺乏,不利孩子健康。
这位朋友的女儿,6年住宿期间,几乎都是洗完澡,头发半湿着就睡觉了,到现在上初中,发现头皮屑非常多,换用了各种去头屑洗发水都不管用。住宿时大家轮流洗澡,每次洗澡后,不到20分钟就熄灯睡觉了,宿舍不允许用吹风机等小电器,孩子们都是湿着头发,这样长期下来,非常不健康,而孩子们不懂这些,也没有办法改善。
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孩子,最需要的就是家长高质量的陪伴。而小学的住宿生活,强调的是安全和纪律,孩子无法与家长甚至是同伴之间的交流,生活无趣而压抑。小学阶段,也是丰富孩子内心、培养综合素质的基础阶段,住宿统一化的管理,非常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。
高中时期,如果孩子已经建立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,条件允许的话,还是适合去寄宿的。这样更方便孩子充分利用时间,来全心投入紧张的学习,而且大家在一起更有学习氛围和互相带动的作用。
我不愿意孩子上寄宿学校。我从我个人的情况分析下吧:首先,孩子太小,今年上二年级。因为从小是我自己带大的,所以生活上各方面自理能力没有问题。但是学习上,需要辅导。倒不是因为成绩不好,而且自己没有学习的习惯,自律性差,而且课外拓展还是需要家长帮助的。其次,每天放学后,在作业造成的情况下,可以在小区玩耍下,我觉得孩子这么小,除了学习还是需要自由时间的,这样不但是对她的人际交往能力还是动手能力都有好处。然后,孩子在身边,也有利于亲子关系。孩子还小,各方面都需要家长的关爱,穿衣,吃饭,学习,她在你身边,更能好好的爱护她,关注她,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是很有必要的。
去寄宿学校吧,不能说完全没有好处。如果父母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的情况下,送去寄宿学校也是个很好的选择。至少会有老师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她。但是弊端也很明显,一方面,寄宿学校孩子多,老师不可能面面俱到或者所有的事情都照顾到,所以孩子需要有照顾自己的能力。偶有疏忽,可能会有受伤的风险。另一方面,孩子远离父母,对于她的心理也会有影响。时间长了,容易影响亲子关系。表现的和父母不亲,不愿意听父母的话。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孩子的表现,不能代表所有的孩子。
总之,如果父母有时间和能力照顾孩子,还是不要送去寄宿学校,其实亲子关系相处的时间很短,我们应该珍惜。孩子是我们家长的责任。我们要好好的爱护和关心他们,让他们健康的成长。
谢谢邀请。
只要交得起学费,考的起分数,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寄宿学校的。
我先说缺点。缺点就是送到寄宿学校之后,家长和学孩子之间的亲近程度有所降低。老师在学生家长之间的权威性较高。
寄宿学校的学费大多数比较高,因为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。学生感觉在寄宿学校就像进牢房一样。在学校里面不能带手机进去。不能带零食进去,只能带牛奶和新鲜水果,水果还不能有壳。但是学校的要求也很严格,学生的自理能力必须达到足够的程度。由于是封闭的环境,所以学生只能专心学习。从早到晚都可以很方便地在课堂上图书馆,体育馆进行学习和锻炼。早上吃饭,起床的时间都是有专门的辅导老师进行管理,时间都是固定的。
到了星期五的下午,所有的家长就会来把孩子接出去,这是唯一家长可以把孩子接出去的时间,平时上课阶段,家长是进不去的。那星期天的下午再把孩子送回学校。
由于受到学校的多方面的管教和教育,家长都比较满意,孩子的成熟。家长也会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从事本职工作。
所以有条件送到寄宿学校去,基本上还是应该去的。主要原因是学费太贵,一般的家庭承担不起,不过送到公立学校,然后自己和孩子天天待在一起也是比较好的。
现在,特别强调家庭教育!我想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比学校教育轻!能把两种教育都做得好,孩子发展不仅是健全的,还有浓浓的幸福感!这种幸福感奠定了ta作为成人后强大的心理资本!
寄宿学校,让孩子从小长时间的生活在群体当中,ta最大的能力锻炼是生活独立、人际关系处理!
但与父母的时间少了,没有了家庭中的陪伴、温暖、亲昵....孩子是不是会更冷酷了呢?当那个承欢爷爷奶奶膝下,围绕爸爸妈妈怀抱的孩子,在学校里逼着自己不去想家...用这个换取孩子的早早独立,划算吗?
对,像王思聪一样,早早的独立生活!挺有个性!同时造就了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个性,对他人无所顾忌的明显姿态...这不仅仅是老子有钱造成的哇?
***文化深厚的中国,一个原生家庭所能给孩子最丰厚的东西,是爱和陪伴!孩子将带着自家独有的文化内涵一代代传承下去!在孩子走向社会之前,父母必须教会孩子如何去爱!拥有爱的能力!这个能力超越了生活技能!
而寄宿学校,如同现在的速食快餐,需要却不是必须的!
谢谢诚邀。
这是一个很好的隐性营销的问题,透析了封闭式高收费模式存在的合理性与否?
选择与否,与家长对教育的认知度,思辨力有关。
没有否定之否定,但要因人而定,看条件而定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,其中就包括定位。
我还是那句话:你到底想要什么?
第二句话:你是如何规划孩子的未来的?
第三句话:你认为最适合自己孩子快速成长的方法是什么?
情商和智商为什么学校没有专门学科?
您好,这个问题有意思,你是在问学校关于培养情商和智商的学科啊,我感觉这个学校也教不了,哈哈。
智商是什么,应该就是IQ值,这个好像是天生的,不是后天培养的。要说后天培养,那也只是教会大家平常学习知识的一些好方法,让我们少走点弯路罢了。
但是智商高的人,人家一眼就看懂了,我们普通人死活理解不了,非得老师给我们一个个掰开了揉碎了才行。
学校要是能够培养出高智商的人,我觉得至少学校老师首先得智商高才行,要不然怎么培养学生。遇到一个难题,自己想了半天,给学生讲了一大堆,结果学生直接说答案。
这不笑死人了,智商高的毕竟是少数人,大部分人都是平凡人,需要一点点的勤学苦练,才能有所收获。
关于情商,我觉得这个倒是可以培养的,情商这东西虚无缥缈,但确实很有用。而且,平常工作和生活中,情商高的人所取得的成就更大。
说真的,学校要是真的有人能把情商研究透了,那估计这门学科就是学生的必修课了。因为它太重要了,重要到影响到一个人平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但是情商这东西,也不是那么容易练就的,往往需要的是一个环境。需要从小到大,一点点的熏陶,不是通过授课就能实现的。
这就包括一些待人接物,言谈举止,察言观色等,即使老师课堂教了,但谁能保证自己就能熟练运用。
人和人的性格品行习惯等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,每个人都不相同。想要培养成一个模式,也不现实,不过这方面的课程教学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毕竟会对一部分人起作用,学到一些,懂得一些,终归是有用的。
我是小鸟教育记,感谢您的阅读!
智商,指的是孩子的认知能力,包括注意力,记忆力,思维能力,感知觉,语言能力等,在日常的学习中完全可以锻炼和培养孩子的智力能力,是可以同步发展的,没必要也没有时间专门学习发展智商,情商同样道理,它是孩子的动力系统,发展情商离不开孩子的日常生活,也离不开集体,包括,兴趣,爱好,热情,意志,毅力,等,没有必要离开日常的集体学习生活,再单独发展情商,欲速则不达!
这就好像是我们都要生活,却没有学校教导我们如何生活。
也好比是每个人都想快乐,但却无法通过校园学习去获得。
学科分类与学校建设的目的不同,就会导致教授方式与结果的不同。
其结果,也就导致了当下各种校园问题的产生。
而情商与智商,本就是比较抽象的无法具体系统化的门类。
当然,也就无法***与重复参与教学活动。
目标过于超凡脱俗,具体落地就会困难重重。